制造工程系

制造工程系

制造工程系

1、历史沿革

制造工程系,其前身可追溯到1940年延安自然科学院建院初期设立的机械工程科,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民族危亡之际,是延安自然科学院首开的五大科之一;1950年,调整为机器制造工程系;1952年,成为全国第一个兵工机械制造专业;1961年,更名为机械制造系,成为学校设立的七个系之一;1999年,更名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2010年,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工业工程系、机电一体化中心进行整合,组建了制造工程系。

中国机械工业的领导人和开拓者沈鸿院士、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为专业筹建做出了突出贡献,伴随延安自然科学院共同成长,取得了沉甸的历史成就:倪志福钻头,被认为中国对世界机械工程的重要贡献;蒸汽锤改电液锤,是绿色制造方向的开拓先驱,推广至全国百家企业;国际首次提出飞秒激光电子动态调控制造新原理新方法。

制造工程系下设7个研究所:先进加工研究所、微小型制造研究所、数字化制造研究所、工业与智能系统工程研究所、激光微纳制造研究所、检测与控制研究所、机电系统与装备研究所。

2、师资队伍

制造工程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教职工94人,包括教授30人,副教授33,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知识结构合理团结奋进的师资队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首席科学家人4、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国家级高层次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10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2人入选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军委科技委制造发展规划、科技部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专项等国家智库10人。

高层次人才

人数

姓名

中国科学院院士 1 姜澜

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

1

姜澜

973首席科学家

4

姜澜、王西彬、张之敬、周天丰

新世纪优秀人才

3

阎艳、李欣、徐春广

国家级高层次领军人才

2

姜澜、刘检华

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

12

陈斌凌、程前、胡洁、李欣、李晓炜、李朝将、刘检华、朱彤、周天丰、张学强、梁志强、孙靖雅

全国模范教师

1

薛庆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

2

薛庆、胡耀光


3、科研平台与实验室建设

  制造工程系建有1个国家级创新中心、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北京市国际联合实验室,包括复杂微细结构加工技术(国家级)创新中心;非硅微纳制造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工业知识与数据融合应用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人机协同与智能决策国际联合实验室。

4、学科与专业发展

  重点建设1个一级学科和3个二级学科,包括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国防特色紧缺学科—精密与微纳制造,两化融合新兴交叉学科—工业与系统工程和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光机电微纳制造。

本科专业包括机械工程、工业工程(国防紧缺专业)、机械工程全英文授课专业(国际班)、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其中,机械工程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研究生招生专业包括机械工程、工业与系统工程、光机电微纳制造和机械工程专硕,每年推免生占比60%左右。

5、科学研究

制造工程系教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工程规划和国防重大武器装备研制,服务对象涉及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核工业等行业重大武器装备和高端制造装备,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形性耦合、高精度、高可靠、智能化制造技术体系。


难加工材料加工、精密/超精密/微细微纳加工、数字化智能装配,加工质量检测与控制、设计制造知识智能化等技术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为惯性约束核聚变专项、高档数控机床重大专项、探月工程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牵头撰写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等领域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牵头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国防科工局、装备发展部的“激光制造”、“智能制造”的“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以首席单位获批973项目7项、基础加强项目3项。获批国家重大专项课题4项、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集成项目1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防基础科研、装发预先研究等相关项目400余项,近5年科研总经费超过5亿元。

牵头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牵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国防技术发明奖、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教育部、工信部与北京市二等奖、三等奖10余项。

6、人才培养

制造工程系以培养具有卓越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生产计划与控制》、北京市优质本科生课程《生产计划与控制》和《无损检测》等精品课程。《精密制造工学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五版)》、《智能制造工程:理论、方法与技术》等教材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一等奖。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3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智能制造与新能源车辆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国家级)1项,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6项。2021年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0年11月成立薛庆名师工作室,围绕招生宣传、专业引导、导师制培养、教师教学技能交流等方面,不断提高一流人才培养水平。

成果名称

主要完成人

奖项类型

精密制造工学领域研究生“强基、创新、精工”培养模式

王西彬 焦黎 周天丰 刘检华 解丽静 何洪文 鄂嵋 刘志兵 梁志强 颜培 周世圆 李欣 仇天阳 滕龙龙 沈文华

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

制造工程系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毕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高水平竞赛中成绩优异。2017年至今,制造工程系学生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165项,其中国家级奖项74项,学生获奖超过1000人次,并有多名研究生获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和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

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8.6%,研究生就业率100%,研究生主要就业领域包括中国航天科工一院等科研院所、北京奔驰等制造业公司、阿里等互联网和金融以及美国加州大学等国内外顶级高校院所读博深造。承担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人才培养项目3项,包括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国际合作项目(2017-2018年、2020-2022年,66人,24月奖学金)和高端制造创新人才国际合作项目(2023-2025年,30人,24月奖学金)。建设3个国际交流平台:北京理工大学-普渡大学“系统实现国际联合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激光微纳制造联合实验室;人机协同与智能决策“北京市国际联合实验室”,与全球50多所知名高校保持交流与合作关系。

  

更新时间:2023年11月